1971年 |
合肥市革命委员会开始重视企业管理工作。
10月,合肥骆岗新机场破土新建。
12月,召开全市工交企业管理经验交流大会。 |
1973年 |
元月,市冶金局改为合肥钢铁公司。
市革委会组织工业大检查,促进工业快速发展,全年提前一
个月完成年度目标,当年工业总产值突破10亿元。 |
1974年 |
合肥市“三电”办公室(计划用电、节约用电、安全用电)成立。 |
1975年 |
5月,化工、电子两行业分开设局,恢复成立市化学工业局、电子工业局。
整个“四五”期间的五年,开展了群众性的企业管理运动,恢复和建立了必要的规章制度,生产秩序逐步正常,“四五”末,全市年工业总产值达13.59亿元,比“文革”前的1965年增长2.08倍,比“三五”末的1970年增长79.4%。
全市年用电量突破10亿千瓦时。 |
1976年 |
元月,市革委会生产指挥组工交小组改名为市革委会工交办公室。市革委会扩大会提出“按农、轻、重次序”安排工业生产,大力组织农机、薄膜、化肥、农药、兽药、农用汽车等农产品六条龙生产。
5月,机械工业局革委会改名为合肥市革委会机械工业局。 |
1977年 |
市化学工业公司更名为化学工业管理局。
12月,合肥骆岗机场正式通航。 |
1978年 |
5月,市成立纺织工业管理局。
全年实现工业总产值16.63亿元,比1949年增长173倍,工业增加值占全市GDP的比重为46%,已初步形成东部轻纺、冶金;西北部建材、电力、农药;西南部机械、化肥、仪器仪表,三片工业区呈扇形叶状向外辐射的框架。全市轻重工业比50.6︰49.4。 |
1979年 |
5月,撤销市革委会工交办公室,成立市经济委员会。
市手管局更名为二轻工业局。
合肥日用化工厂经过4年多的攻关努力,研制开发生产出全国首创的芳草药物牙膏。
11月,市政府决定在12家国营工业企业推行扩大企业自主权试点,调动了企业生产积极性。
合肥昌河(前身为淮海机械厂)试制成功我国第一辆飞虎HH110微型货车。 |
1980年 |
9月,市政府决定改革工业管理体制,按专业和行业相继成立自行车、手表、电视机、电风扇、洗衣机等17个工业公司。橡胶厂、金笔厂等企业进行利改税试点。
12月,合肥新新机具厂研制成功佳净牌XPB2—A型普通家用洗衣机,同时企业更名为合肥洗衣机厂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