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规划制定已近尾声,9月底方案必须出来。”8月5日,一名参与制定中国某个战略新兴产业发展规划的专家对记者说。
目前,节能环保、新一代信息技术、生物、高端装备制造、新能源、新材料、新能源汽车等7大战略新兴产业发展规划,均在紧张制定中,预计9月底可形成草案。之后,草案将呈相关部委征求意见,最终上报各主管部门。
记者了解到,这些规划的一个共同的重要内容,将是提出由政府加大引导资金的投入,从而带动社会资金的进入以放大投资效应。对于此政策,最终将会在各方案中配套具体的实施细则。
此外,部分专家和业界人士亦建言,加大政府采购高新技术产品的规模,将是拉动战略新兴产业发展的最直接方式。
七大产业规划冲刺跑
继能源局高调公布新能源产业发展规划的制定情况后,记者了解到,其他新兴产业发展规划亦正在加速制定。
当下,节能环保、生物等产业规划由发改委牵头,而新一代信息技术、高端装备制造业、新材料、新能源汽车等产业规划则由工信部牵头制定。
上述产业规划以2015年为截止,预计同国家“十二五”规划相衔接。不过在出台时间上,两者将并不一致。工信部的一名人士告诉记者,七大新兴产业规划最后出台的时间,可能比“十二五”规划出台要晚一些,后者将在明年“两会”期间经人大批准。
工信部新闻发言人、党组成员朱宏任表示,下一步,工信部将把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点领域纳入“十二五”规划,进行统筹研究和部署。而对一些重要领域,如重大节能环保装备、新材料、生物医药、集成电路等细分产业,将研究编制专项规划,积极引导和扶持相关产业发展。
此前,工信部曾召集多个单位的专家和官员,就新材料产业规划的制定思路进行研究。一名参与人士告诉记者,正在制定中的规划,从产业目标到具体政策的框架格局将“比较大气”。“这个规划将于9月底完成,目前时间已经非常紧张。”他说。
增加政府高新技术产品采购
参与制定某个新型战略产业专项规划的一名专家告诉记者,政府将通过大力投入形成引导基金,然后带动社会专项基金等进入投资,进而放大投资效应,促进新兴产业快速发展。
国家发改委等部门在去年10月设立了20个创投基金,采取了“中央拿钱引导,地方跟进,再带动社会投资进入”的方式,中央财政的10亿元引导资金共募集地方政府和社会资本共计90亿元。
政府预备以此为试点,准备未来拿出100个亿,撬动900-1000亿的资金投资。
记者了解到,在即将出台的规划中,政府还将对企业给予生产领域和消费领域的投资补助、贴息、担保,以及税收优惠等其他扶助政策。
除此之外,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副所长苏明说,国家将提升政府采购的层次,把战略新兴产业的装备纳入政府采购的范围。
目前,政府采购高新技术产品的费用占财政收入的比例较低。中国政府采购的规模为每年7000亿元左右,约占财政收入的10%。而国外这一比例大约为30%。苏明认为,政府应该加大对战略新兴产业设备的购买比例。
2008年,全国推广6200万只节能灯,每年可节电32亿千瓦时,并有巨大的减排效益。在推广中,中央财政投入补贴2.8亿元,而直接拉动社会消费6.5亿元。
“这样的产品补贴范围应该扩大。”苏明说,在逐步扩大政府采购规模的前提下,要把环保、节能等战略新兴产业的重要设备和产品纳入政府采购的范围。
湖北(襄樊)节能产业园董事长王少宏认为,居民购买节能建材产品,包括门窗、墙体材料、照明等高新技术产品,也应该由国家补贴和相应的采购。
“国家应多增加高新技术产品的采购规模,这是拉动新兴产业发展的最直接方式。”王少宏说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