万通集团董事局主席冯仑指出,按照一个企业正常的发展规律,在它从无到有的创业发展过程 中,我们看到了很多的成功及其延续,在欧洲就有300多年基业的企业。可毕竟绝大部分企业最终还 是要走向死亡。这些企业的死亡,有一些是正常的,比如重组、并购、转卖,或是重新被家族分掉; 有一些则属于意外死亡,比如创始人突然出现生命威胁,或锒铛入狱,或遭遇其它打击而造成了企 业死亡;当然还有因为不可抗力的偶然因素,比如说“9·11”后,一时间很多保险公司、航空公司 纷纷死亡。所以在企业的生命历史上,研究企业的死亡,研究企业家对待死亡的态度,是一个角度 很特殊的课题。从历史上看,企业有四种死亡的方式:
第一种,社会革命、制度变迁。比如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,1947年、1948年的国营企业和一些 民族资本家的企业,经过1956年的社会主义改造,被政府赎买或者没收,变成了公有。所以社会革 命会造成大量的企业的性质发生变化和死亡,这是第一种。
第二种,技术革命。当一种新技术进入快速发展期,旧技术所能支持的一些企业就不复存在了。 最典型的是,当汽车兴起的时候,制造马车的企业就死亡了;当我们现在用手机的时候,传呼机企 业就死亡了;当我们用玻璃杯、纸杯和其它瓷器、陶器时,搪瓷杯就被淘汰了,生产这些产品的企 业也就死亡了。技术革命不断变化的过程会使非常多的企业死亡,这些死亡的企业,往往起因于当 事人(企业家)迟钝或不敏感,或对以往技术的偏执。最近几十年,技术革命发展非常快,每天由 于技术发展导致死亡的企业数量非常大。特别是在网络时代,比如现在搜索手段已经很发达了,那 么原来对图书馆进行人工检索的行业就快消失了;比如技术进步让通信变得越来越迅速便捷,那么 过去传统的通信方式就没有了。技术变革本身导致企业的死亡将是经常性的和大规模的,较之第一 种死亡,它不是很痛苦,而是在和平状态下不知不觉地死去。
第三种,不可抗力和不期而至的灾难。最典型的就是地震、海啸、战争,这些灾难会使很多企 业破产,资不抵债。抵御这种灾难比较有效的是购买保险,预先做一些防范,避免死亡。最典型的 是“9·11”之前世界贸易中心的运营商拉里·西尔弗斯坦的故事。世贸中心有120万平方米的写字 楼,产权业主是纽新港务局,而承租者拉里·西尔弗斯坦拥有99年的运营权。他在“9·11”之前 3个月买了一个抗恐怖主义保险,“9·11”后他获得了保险公司的赔付,于是这个不可抗力没有让 他垮掉。如果他没有保险,那么他这个企业就垮掉无疑了。
第四种,商业竞争导致的死亡。按过去的研究看,每5~7年为一个商业周期,每一个周期都是 由危机导致萧条,然后复苏繁荣;再危机萧条,复苏繁荣,这样周而复始不断循环。导致危机的最 主要原因是由于供需关系的矛盾,造成了强制性的市场供求结构的调整,以及强制性的技术和固定 资产更新。比如很多牛奶卖不出去,危机促使企业强制性减少奶牛场规模或制造其它奶制品,否则 公司就关门了。每轮商业周期循环都将会有一半以上的企业不复存在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