过去几年宏观调控中行政手段使用的力度和频率远远大于90年代,是压力突出的一个方面 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研究员张斌认为,目前推进金融市场化改革动力不是很强,但压力在逐渐积累、加大,这来自中国经济转型、社会发展各方面。
4月28日,在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举办的“CMRC中国经济观察”季度报告会上,张斌发表了上述观点。他表示,从国际经验看,金融市场化改革是各国普遍规律,中国不会例外。他认为中国金融市场化程度非常低。
改革的压力来自于中国经济转型、社会发展的各方面。过去30年间,中国经济制造业出口导向发展模式,对金融服务要求较低。出口企业外商订单、机器厂房设备等都是银行贷款很好的抵押品。
现在实行经济结构转型,未来服务业发展、制造业升级,将是推动中国经济增长的核心动力。而此导向下,技术、专利等很难作为银行的贷款抵押品。这对银行风险管理能力、甄别能力、贷款能力要求会提高。“结构转型必然要求金融服务业更市场化,要求有更发达的金融体制。”
他称,目前小微企业、创新企业获得贷款难,反映了金融服务跟市场不匹配,说明市场经济结构变化造成的需求与供给脱节。
利率、汇率、资本项目管制在维持宏观稳定层面不是特别奏效,政府不得不以更多的行政手段来调控宏观经济。“过去几年宏观调控中行政手段使用的力度和频率远远大于90年代,这也是压力突出的一个方面。”他说。
张斌认为,虽然压力在加大,但推进金融市场化改革是个“高难度动作”,会增加爆发金融危机的概率。因此,改革次序很重要。
他持有“攘外必先安内”的观点,认为资本项目自由化应该尽量放在后面推进。应先把国内工作做好,包括利率、汇率市场化改革;对国内银行实行约束;改进监管体系。“这样才能达到资本项目自由化优化资源配置的目标,降低风险,提高收益。”
“如果国内金融市场本身有非常大的价格扭曲,开放资本项目,结果不是优化资源配置,而可能是进一步放大扭曲。在一个错误的价格上进行更大量的交易。”
目前,中国官方态度是先易后难,先试验后放开。张斌认为,这种做法在国外难以找到相似先例,是一种新的模式。 |